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批準發布DB44/T 2363-2022《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指南》、DB44/T 2361-2022《企業知識產權國際合規管理規范》、DB44/T 2362-2022《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規范》等三項地方標準,這是國內首批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知識產權國際合規管理和維權援助工作的地方標準,對省內的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指南》解讀(摘要)
1、出臺此《指南》的背景意義?
答: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部署,認真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廣東省關于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助推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在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的示范引領下,廣東省專利質量顯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省有效發明專利量43.96萬件,居全國首位;累計PCT 國際專利申請量23.33萬件,連續20年保持全國第一;全省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連續9年位列全國首位,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價值專利的支撐。在此背景下,我局組織團隊,在全面總結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編制形成《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指南》廣東省地方標準。
2、我省在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方面做了哪些?
答:近年來,我局圍繞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主要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建設廣東省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圍繞廣東省重點培育發展的戰略性產業集群,累計建設省市兩級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273個,分布在廣東省21個地市。在培育機制方面,采用“企業、高校或科研院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產學研+服務機構”組合式團隊模式,以高價值專利產出與運用為核心目標,開展知識產權信息平臺建設、專利布局、研發方向確定、創新資源投入等重大事務的決策協商,將知識產權服務融入創造過程,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據統計,2018-2021年,各中心發明專利授權5.9萬件,占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比重達20.6%。在專利運營方面,各中心共許可專利678件,質押專利561件,彰顯了專利的高價值屬性。
二是深入開展專利導航構筑產業專利池。截至2021年底,共完成3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專利導航,形成專利分析及預警報告180余份,召開系列報告會120余場,向政府部門和逾1.3萬家企事業單位發布成果,建立3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信息專題數據庫,促進重點產業提質增效和企業創新發展。
三是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2018-2021年,聯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知識產權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廣東省內地級市人民政府連續舉辦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倡導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理念,展現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成果。
3、該地方標準的主要內容是?具有什么亮點?
答:《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指南》是國內首個關于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的地方性標準,對省內的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指南》在總結梳理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充分吸收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優秀項目的經驗及廣東省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建設的經驗,圍繞目標、導向、工具、流程等維度,提出了貫穿創新主體研發全過程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的工作目標和程序,具體包括商業化技術需求分析、技術研發、專利挖掘、專利布局、專利申請前評估、高質量專利申請文件形成、專利申請文件質量檢查、專利申請管理、專利授權后管理、專利導航、專利分級分類等,為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的提供指導性建議,提升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的質量和效能,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