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醋類調味品而言,瓶身上的標貼就是最直接、醒目的廣告,江蘇省鎮江市3家醋業企業正是看準了這種宣傳方式,給自己的產品貼上與江蘇恒順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順醋業公司)相似的標貼,試圖憑借恒順醋業公司的“金字招牌”來銷售自己的產品。
恒順醋業公司發現上述3家企業的侵權行為以后,向鎮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下稱鎮江市版權局)提交了行政調解申請書。經過一個多月的調解工作,鎮江市版權局于不久前組織涉案雙方簽訂了行政調解協議書,3家醋業企業承認了侵權行為,同意銷毀庫存侵權標識并限期召回市場上的侵權產品,而恒順醋業公司也撤回了民事賠償要求。據了解,本案是江蘇省首例涉及產品標貼的美術作品著作權侵權糾紛行政調解案件。
香醋行業競爭激烈
鎮江香醋位居四大名醋之列,其獨特的釀制技藝也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恒順醋業公司作為我國最大的制醋企業之一,也是我國食醋行業首家上市公司,所生產的恒順香醋因獨具“酸而不澀、香而微甜、色濃味鮮、愈存愈純”的特色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食醋的需求越來越大,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烹調中,具有營養、保健等功能的食醋產品正日益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恒順醋業公司抓住商機,不斷豐富醋類品種,將從調味醋向飲料醋、保健醋延伸。“近幾年,我公司在中國食醋行業產銷量均排名第一。”恒順醋業公司法務主管鄭濤向記者介紹道,目前恒順醋業公司著眼全國市場,其產品在大中小型城市均有銷售,且公司業績還在逐年提升。據恒順醋業公司年報顯示,2013年恒順醋業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1.11億元。
鄭濤介紹,目前我國調味品行業競爭較為激烈,競爭對手既有大型調味品生產商,又有中小企業。據了解,我國食醋生產企業眾多,達到6000余家。市場份額除被恒順醋業公司等幾家大型醋業企業占據外,規模較小、品牌較弱的小型醋業企業的市場份額也不容小覷。
恒順醋業積極維權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品牌價值的不斷提升,恒順醋業公司開始進一步加強其知識產權保護,除了申請商標注冊、對標貼進行版權登記、對外包裝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外,恒順醋業公司還在海關進行知識產權備案。
然而,侵權行為還是防不勝防。2013年12月,恒順醋業公司發現,市場上銷售的由本地3家醋業企業生產的部分產品標識與其“恒順陳醋”“鎮江香醋三年陳”等4類產品瓶身的標貼近似,涉嫌侵犯了恒順醋業公司對其標貼享有的著作權。據鄭濤介紹,侵犯恒順醋業公司瓶身標貼著作權的現象在市場上很多,都是仿照其標識上的圖案、線條及文字,這類案件在該公司所發生的知識產權糾紛中所占比例大概為40%左右。
此后,恒順醋業公司向鎮江市版權局提出行政調解申請,將“承認侵權、銷毀涉案標識、限期召回市場侵權產品”作為行政調解的3項要求,并提交了涉案4類瓶身標貼的美術作品著作權登記證書,及侵權物證。
鎮江市版權局收到申請后,即對侵權事實展開全面調查。“調解人員通過對‘恒順陳醋’‘鎮江香醋三年陳’等4類產品瓶身標貼美術作品與涉嫌侵權的3家醋業企業的瓶身標貼相對比,它們在構圖、色彩、圖案等方面非常類似。”鎮江市版權局新聞出版和版權處(下稱新聞出版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局基本確認了侵權事實。
當調解人員分別約談3家涉嫌侵權的醋業企業時,遇到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侵權企業對產品標貼的著作權沒有概念。3家醋業企業紛紛認為,其使用的都是自己的商標,雖然標貼圖案相似,但并沒有存在假冒行為。“顯然,侵權企業想以相似的標貼圖案和不同的商標來規避假冒的法律風險。”該負責人表示,經過調解人員幾番耐心解說和批評教育,3家醋業企業均先后認可了侵權行為。最終,鎮江市版權局促成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
中小醋企開始覺醒
據了解,恒順醋業公司最早提出的民事賠償要求是50萬元,后來考慮到行業之間的良好合作,將賠償要求降到了10萬。而在實際調解中,由于最后雙方的態度都很友好,恒順醋業公司最終撤回了民事賠償要求。
當記者問到為何不采用訴訟手段維權時,鄭濤回答道,此次3家侵權企業均為鎮江本地制醋企業,在考慮到鎮江醋行業的內部關系以及鎮江醋產業整體和諧發展,沒有采取訴訟手段。“不管采用何種方式,最終目的都是制止侵權行為,維護知識產權,恒順醋業公司以極小的維權成本獲得了極好的維權效果,對該案調解結果感到滿意。”鄭濤表示。
新聞出版處該負責人表示,該案是江蘇省第一例涉及產品標貼的美術作品著作權侵權糾紛行政調解案,具有典型意義。該案的順利調解,最終達到了多贏的效果。
恒順醋業公司曾對調解人員坦言,如果走訴訟程序,該案估計得需要一年的時間,牽扯的人力物力財力都較多,還會傷了同行的感情,不利于整個調味品行業的和諧健康發展。對于恒順醋業公司而言,選擇行政調解的方式大大節約了維權成本,搶得了市場先機。
通過本次調解,3家醋業企業不僅避免了民事賠償、行政處罰,更重要的是學習了著作權法的相關知識,對自身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有了清醒認識和迫切要求。據新聞出版處該負責人介紹,其中一家企業隨即將自己的10多種醋、醬油等瓶身標貼和包裝設計向江蘇省版權保護中心申請版權登記,開始由“無意識”侵權轉向“有意識”登記,用版權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了解,針對該案的特點,鎮江市版權局還應鎮江市調味品行業協會的要求,將在今年4月份開展針對調味品行業的專題免費版權法律法規培訓。同時,這次成功調解,也為以后類似的版權糾紛調解提供了借鑒。 (知識產權報 記者 胡姝陽 通訊員 顧云)